初中物理答疑-2019年1月
2019.01.16 23:08
本文系学生们初中物理知识问题与齐思源老师的答复,2019年1月上旬,归档。
初中物理学习问题与齐思源老师答疑
学生问题:怎么理解电流的磁效应的概念?
齐思源老师答疑: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发现,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,导线下方的小磁针产生了偏转。
当导体中不通过电流时,导体下方的小磁针不再发生偏转,即磁场消失了。
说明,电流的周围能够产生磁场。
实验表明,磁场的方向与导体电流方向有关。
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,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。
这是物理教材《电生磁》中学习的内容,对该问题更为详细的解析,推荐您查看这个网页
初中物理学习问题与齐思源老师答疑
学生问题:画装配图的思路是什么?
齐思源老师答疑:画装配图时,以”一动一定”原则为依据,从内往外绕线,并且根据要求确定定滑轮的个数,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装配图。
这是物理教材《滑轮》中学习的内容,对该问题更为详细的解析,推荐您查看这个网页
初中物理学习问题与齐思源老师答疑
学生问题:为什么眼睛既能看清远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物体?
齐思源老师答疑: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状态:当睫状体放松时,晶状体比较薄(此时焦距较长),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,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;当睫状体收缩时,晶状体变厚(此时焦距减小),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,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,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。
这是物理教材《眼睛和眼镜》中学习的内容,对该问题更为详细的解析,推荐您查看这个网页
我们的微信公众号:初中物理七百讲,欢迎关注。
答疑老师:齐思源,北京市西城区物理教师,王尚物理教研梯队成员。
首发地址:http://q.wlmt.org/3812/转发文章到朋友圈,添加齐思源老师微信可免费领取初中物理视频资料。
推荐阅读
上一篇:齐思源物理答疑-19年1月下一篇: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分析-思维能力的锻炼